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

一強一(稍)弱





波利尼(Pollini)的史特拉汶斯基《彼得魯什卡三個樂章》加普羅科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,我當然有「西德製造」的CD碟。
 
 

播放Esoteric SACD,氣氛比西德CD版更熾烈,令人不自覺手舞足蹈。
其實還不是同一錄音!

但就硬是覺得:彷彿是另一個。(差别真大)

SACD的聲音清晰度是驚人的,它亦明顯比西德CD版厚聲一些。

對於本來聲音已「夠厚」的hi fi系統,可能在某些時刻會「過份飽和」。但對於很平衡的音響系統,只有好處無壞處。




第四張近來買的Esoteric SACD,一如我買的時候所想:弱一些。


它是安塞美(Ansermet)指揮Mussorgsky的「畫展」及「禿頭山之夜」(荒山之夜)。瑞士羅曼德(Suisse Romande)樂隊在這個品位的SACD製作中,技術局限無所遁形。
錄音是Decca那個時期的()水準,但AnsermetMussorgsky詮釋,不是我最喜歡的。

我愛烈性一點的,犀角分明的,較「炫耀」的。

Goose-bump quotient 特別高

昨天講,Esoteric SA-CD上的傅尼葉(Fournier)與舍爾(Szell)的Dvorak Cello Concerto,給搭子搶了風頭。


「正印」成了搭子的,還有卡拉楊與 Sivatoslav Richter的柴鋼協 No.1(封面是該錄音)

跟在後面的是Wislocki指揮華沙愛樂、由Richter彈琴的RACH 2Goose-bump quotient特別高 !
錄音與製作得好的音樂軟件在良好的Hi-Fi系統上播放,使你用「新鮮的耳朵」去聆聽,並重新思考這自以為已聽到很熟的詮釋;甚至重新思考音樂本身

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

效果真到令人震驚


昨日聽了新買的一些SACD,最震驚是FournierGuldaBeethoven Sonata in A, Op.69。聲音的realism,是我要不斷提醒自己:FournierGulda並非真的在我家為我演出![按:Fournier GuldaBeethoven Sonatas全集,藝術檔次高過前者跟Kempff合作的一套。]

當然,這是我在自家System A (Oppo 105 + PrimaLuna前後級 + Dynaudio三十週年‘Sapphire’喇叭) 上聽到的效果。

換用System B (source不變,但 amp loudspeakers檔次低一些)...... 「冇哂癮」。

SACD 上的 Szell指揮的Dvorak Cello Concerto,慘成了搭子 (filler);哈哈!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懷舊阿根廷——阿根廷的鋼琴音樂


懷舊阿根廷——阿根廷的鋼琴音樂

Mirian Conti

Steinway & Sons 30010

 

Mirian Conti是一個被低估的阿根廷裔美國鋼琴家。她長期住在紐約,已錄了不少CD,主要是南美或美國當代作曲家的音樂。轉戰軟件業的史坦威又怎會錯過她的拿手好戲哉!ContiCD小冊中寫道:「懷舊是一種嚮往,無論是在時間或空間上內心疼痛所帶來的回憶:圖像,氣味,觸感,音樂的留戀之情。」本碟選曲包括了許多能代表阿根廷之鋼琴獨奏音樂,跨度從20世紀二零年代到今天。

歐洲和美洲在上世紀二零年代都有新的音樂發展。阿根廷在不斷尋求一把「國家的聲音」時,出現了很多種表達方式;CD上的作曲家出生於十九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三零年代,許多是基於民間音樂或流行的舞蹈而創作。無論是用浪漫或現代的音樂語言,棱角分明的多調性抑或甜美的印象派,他們毫無疑問是阿根廷的。Conti在節奏,音色,裝飾,踩踏瓣和聲部分析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,這是融合了本能和智慧的優秀演出。 [劉志剛]